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契可尼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心理现象。她让一些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
我们经常从朋友那里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真希望他快点成熟!”“她表现得就像个孩子!”“我丈夫都不如六岁的孩子成熟!”“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加上他,就像有了三个!”当最初的激情褪去,经历了婚姻和孩子,以及生活的种种磨难以后,我们发现那个聪明、极有魅力、让我们为之倾倒的男子其实一点也不完美。我们经常在两性...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持续低落为表现状态,通常还伴有持续的兴趣减退、悲伤欲绝、无意义感、自罪自责、思维迟缓、不愿和人接触、社会行为退缩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剧烈的刺激事件、压力事件有关系,也与家族抑郁遗传有关系,很多人不知道身边的朋友或者自己有没有抑郁的现象呢?怎么能觉察出来这种抑郁的状态呢?那么我们要...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带给人以不一样的心情,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情绪ABC理论”来解释。“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它有三个要素,分别是: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认知和评价(Belief)、行为和结果(Consequence)。具体来...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消极怠工,生产状况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以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课题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者...
你在婚姻中经常说与下面几句类似的话吗?A“这就是你的错!”——认为配偶某些事情做错了,甚至逼着对方向你道歉。B“你跟人家谁谁谁比比,人家比你强多了。”——经常拿配偶和别人比较。C“我这么累、付出这么多全都是为了你。”——总是把自己烦恼、劳累的原因归在配偶身上。D“你必须去做某事,否则就是不爱我。”—...
光线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在光线较强的地方人的情感反应更为激烈,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人会更加温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的细微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能...
管理学中有个非常有名的黄金定律,叫“隧道视野效应”。什么是隧道视野呢?有过驾驶经历的人都知道,当自己开车驶入隧道中的时候,由于受客观环境的限制,自己的视野也会局限于前方和后方的有限范围内,变得非常狭窄。所谓“隧道视野效应”就是指: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有前后非常狭窄的范围,这样狭窄的视野会影...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他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
"登门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应用和借鉴。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所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因此,根据"登门坎效应",教师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不...
出轨所引起的伤害巨大,是伴侣关系破裂的重要杀手之一。那么,一段感情在出轨后还能恢复正常吗?当然,大部分关系可以在外遇后被修复,只要双方愿意合作。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如此。那么被出轨后,哪些经历是你无法避免的?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出轨发生后的创伤应激性反应,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它,以及如何理解被出轨后的人...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委,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类似于我们都知道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华盛顿合作规律”研究的是组织内部的相互合作关系。人与人的合作不是力气的简单相加,而要微妙和复杂得多。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
一位知名人类行为学家曾说:“人类有两种表情,一种是脸上所呈现的表情,另一种是说话时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可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表情。而语库中提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口头禅,就是心灵的莫尔斯电码,它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世界。01 “凭什么呀”无论大事小事,公与不公,Anney...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本账户,每天都在记录着各种支出、收入。在经过一番总结之后,有的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做了五年的工作要不要换?读了三年的专业发现不喜欢,还要不要改?交往了快两年的对象感觉不合适要不要分手?而当我们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甚至为它纠结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利用“以往的投入”帮我们决策。“沉...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贴标签效应”。著名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要求一群试验参加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把他们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
我们关心抑郁症的朋友,也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然而,我们无法与朋友感同身受,尤其是当你对抑郁症没有清晰科学的认识时,千万不要随口说话。两年前,我抑郁了,很多人出于好心对我说了一些很愚蠢的话。以下就是这些话的集锦,十句你千万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如果你爱他的话。1、一切全取决于你,你应该更乐观一些。...
“巴纳姆效应”往往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我们经常在一些书籍、杂志和网络上看到星座预测,有的读者常常感觉它们说得很准。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相关研究:他们请来了一些大学生做实验对象,让他们看一段笼统且基本上适用于每个人的话,接着让他们判断这段话是不是适合自己。结果,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
美国心理学家威瑟夫·摩菲博士是《潜意识成功学》这本书的作者。摩菲博士认为,造成伟大人生的最重要法则是:“人生将依照自己所思所绘而实现自己。”摩菲博士将这种法则称为“成功法则”。他指出:“人类的心有两种境界,一为意识,即理性的境界;另一种为潜意识,也就是非理性的境界。人类的活动是以意识性的心理思考为主...
“我太讨厌延迟满足这个概念了。”一位网友这样说,“每当我想要什么的时候,爸妈总是让我先获得什么成绩,让我等一等,可是当我做到以后,他们又不兑现承诺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在儿童教育中风靡一时,经典的“棉花糖实验”更是广为人知。人们曾经对“延迟满足”与“成功”的关联深信不疑,并由此引申出了一些“特别...
不知道各位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就是只要一在家里呆的时间久了,就会和父母有一些矛盾,甚至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挺烦,我坚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大家都会把自己最真正、没有伪装的一面呈现给自己的家人,但是对家人的接受程度却是非常低的,因此,出现以上这类现象也属于是正常的状况。如果有一...